![]() |
產品規格 | 25kg*1 |
酶活力保存率 | 98% |
型號 | 食品級 |
重金屬 | 0.001% |
主要用途 | 酶制劑 |
生產許可證編號 | SC12063701406037 |
CAS | 9001-22-3 |
砷含量 | 0.001% |
包裝規格 | 1kg/包 |
酶活力 | 10-80萬 |
有效物質含量 | 99% |
是否進口 | 否 |
類別 | 葡聚糖酶 |
β-葡萄糖苷酶 食品級 酶制劑 西安達爾聞 可定制酶活力 纖維二糖酶
1837年Liebig和Wohler 在苦杏仁汁中發現了β-葡萄糖苷酶。該酶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廣泛,在植物的種子和微生物中尤為普遍,在動物和真菌體內也發現該酶的存在。β-葡萄糖苷酶的植物來源有人參、大豆等;微生物來源的報道較多,如原核微生物來源的有腦膜膿毒性黃桿菌(Flavobacteriummeningosepticum)、約氏黃桿菌(Flavobacterium johnsonae)等,真核生物來源的有清酒酵母(Candidapeltata)、黃孢原毛平革菌(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)等;β-葡萄糖苷酶的動物來源有蜜蜂、豬肝、豬小腸等。